生意社9月26日訊 日前,由內蒙古檢驗檢疫局承擔的國家質檢總局2007年科技計劃項目“入境山羊絨洗凈因素對口蹄疫病毒影響的研究”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科技司專家的鑒定。課題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選題密切結合我國山羊絨加工產業和山羊絨進口檢驗檢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課題技術路線設計合理,實驗方法科學,結果可信,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研究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并建議國家質檢總局繼續立項進行深入研究,并將成果推廣應用。
據悉,該課題由內蒙古局局長周永生和副局長邢力親自主持,內蒙古局輕紡處、動檢處、包頭局、赤峰局及內蒙古農業大學共同參加了課題的研究。課題組先后對中國和蒙古國13家水洗山羊絨加工企業進行了山羊原絨洗滌工藝流程和工藝參數的調查,并隨機抽取了不同地區具有代表性的70個洗凈絨樣品進行了含脂率的檢測,了解、掌握了現階段中國和蒙古國山羊原絨洗滌的工藝流程、工藝參數的基本情況,以及目前中國、蒙古國洗凈絨含脂率的基礎數據。在此基礎上,模擬中國和蒙古國山羊絨洗滌工藝,在P3實驗室中通過大量的試驗對山羊絨洗滌工藝中水洗溫度、水洗時間、洗滌劑、烘干溫度和烘干時間及其綜合作用對口蹄疫病毒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入境山羊絨洗凈因素對口蹄疫病毒影響的研究成果,首次在國內提出了在現有的洗滌工藝中烘干溫度和時間是滅活口蹄疫病毒的關鍵因素,為國內外山羊絨加工企業在現有技術設備的條件下通過對洗滌工藝的調整,解決洗凈山羊絨滅活口蹄疫病毒的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參考;為我國制定進出口絨毛類商品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檢驗檢疫標準提供了技術參考;為進口洗凈山羊絨攜帶口蹄疫病毒的問題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保證國外山羊絨順利進口,以緩解國內山羊絨資源緊缺、環境保護等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持,保證了中蒙邊境貿易穩定發展。